• 游戏资讯
  • 2025-10-10 10:23:29
  • 0

都市天际线钢筋(在城市的钢筋丛林里)

其实都市天际线钢筋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在城市的钢筋丛林里,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都市天际线钢筋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论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整合

高层建筑反映了现代新的技术成就,给城市带来了新的活力及形象,但是由于目前许多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格格不入,使人们产生了对它的冷漠感、距离感。分析了高层建筑设计和城市空间在融合中存在的缺陷,并论述了城市空间对高层建筑设计的影响。

十八世纪末的产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发展与经济的繁荣,大工业兴起使人口集中到城市中来,造成用地紧张,地价上涨,城市范围逐步扩大仍感局促,为了在较小的土地范围内建造更多的建筑面积,建筑物不得不向高层发展——这是高层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所以说,高层建筑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高层只有在城市的滋润下才能较快地蓬勃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依赖高层的支持。

城市空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重要因素,它为我们提供各种活动的可能,它是城市内的建筑物、道路、绿地、广场、公共服务设施等实体以及由这些实体所构成的立体空间,也是人处在其中能真实、直观感受到的空间。

高层建筑是否与所处的城市空间融洽,其评价标准相当一部分取决于人处在所创造空间中的感受。我国高层建筑的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热潮,随之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最显见的是城市整体空间形态遭破坏,城市空间失去识别感与归属感,高层建筑自身也缺乏美感。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由于建筑设计者受条件限制(用地问题、造价问题等)往往不会考虑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因此,探讨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做到与城市空间的整合是有必要的。这里从高层建筑形态设计为出发点,来谈谈其与城市空间的整合。

1高层建筑后退广场与城市空间

高层建筑其体量巨大,往往给街道空间一种突然的压迫感,使人感觉好像从一个大空间突然进入一个小空间。处在街道两旁的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应该对其进行后退处理,并在其退出的用地上设计一个广场空间,这个广场空间就建筑本体来说起到了缓冲作用,并且是对建筑的场所标识;就城市空间而言,后退广场在城市空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往往能成为城市的共享空间,使城市空间变化丰富。有的建筑师甚至直接设计成下沉式的广场,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安静的休闲场所,而且使建筑塔楼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这种下沉式的广场往往更容易给人留下印象,就空间形式而言它是一种非常富有情趣的空间。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广场和建筑应该作为一体来考虑。

2高层建筑主体设计

高层建筑承担着城市的高级偶像的作用。高层建筑有提供天际线视觉趣味的独特的城市设计机会,能够创造壮丽的天际线,而在街道层上却以人的尺度行事。建筑物的顶部一般服务于天际线,衬在天空上的形状是高层建筑“联系于无限”之点,是塔楼的一个特色。没有天际线的摩天楼大概就像空间里一大堆不引人注目的体快。像高度发达的纽约和弹丸之地的香港都是由高楼大厦堆砌起来的,且看这两大城市的天际线,错落有致的城市建筑,间中穿插的塔楼,为城市的天空勾画了优美的轮廓,线条生动活泼、色彩缤纷多变。城市的天际线只是一维的立面边线为主的轮廓线,可正如一幅艺术摄影,照片是单向面的,可它反映的是三维的城市空间,以及整个城市风貌的特点。也就是说,三维城市空间的布局,不仅仅是功能性的问题,也有个审美意向在内——对建筑风貌的选择与城市风貌的构建。城市天际轮廓线,是城市规划宏观把握中必不可少的参照,也是一座城市的文化与美学的体现。

3高层建筑的整体尺度

整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各构成部分,如:裙房、主体和顶部等主要体块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给人的感觉。一个十分均衡匀称的建筑体,就是要通过理解和运用有数学关系的比例系统并征对实际被感受到的各种条件要求加以调节,营造出一种自然而然的愉悦、和谐的比例感受的效果。如果一座建筑的各部分比例合理且相协调,同时能够满足正常人的心里要求,那么它就很容易被人们接受,也可称之为成功的建筑。因此,建筑物的整体尺度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在设计时要注意下面的两点:

(1)各部分尺度比例的协调

不难看出一个美的高层建筑是裙房、主体和顶部三者相结合的产物。当其三者合理的处理比例尺度的问题,同时这种尺度比例关系应是统一的,这样建筑物才会给人舒服的感觉。然后在加入适当的装饰手法,使建筑造型生动化。总之这三部分的比例关系是高层建筑形象设计的重点。

(2)高层建筑中立面细部尺度应有层次性

立面设计的结构构成必须明确划分为水平因素和垂直因素。一般都要使各要素的比例与整体的关系相配,以达成令人愉悦的观感效果。因此很自然的,较低矮而横向舒展的建筑物,其窗户开间之类,其比例必定使宽阔状为主导,而高层建筑则以修长的因素更有利于综合微型和巨型因素,使大中有小,小中有大。这一原则使高层建筑产生强烈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除了需注意以上两点外,还应考虑细部尺度。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应从城市设计的整体角度对其进行分析,高层建筑不是单个存在,而是整体存在。城市设计及城市规划应将高层建筑群集中设计,以形成城市的主节奏,使都市天际线统一且富于变化。然后根据不同街区的需要设计具有该区特色的高层建筑,最后使高层建筑与外部街道生活及周围环境相适应,最终达到城市设计的目的。

4高层建筑生态设计与城市空间

随着近几年来资源短缺问题的出现,全球提出了可持续性发展,而高层建筑就环保节能方面来说是很浪费的,随之就出现了生态型建筑的概念,这是在当今建筑设计思想中的一种新思潮。高层建筑生态设计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它们都注重把绿化引入建筑楼层,考虑日照、防晒、通风,以及与城市环境的有机结合等因素。此外,屋顶绿化也是近些年来比较流行的做法,可以看出建筑的第五立面显得尤为重要,最重要的是使城市空间更加丰富。伴随着建筑物的增加,大块的绿地面积锐减,相应的环境条件愈加恶化,致使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和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因此,可看到在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中,都充分利用各块绿地,增加绿地面积,即便这样,还是达不到人们预期的目的,而现代建筑物大多为平屋顶,屋顶多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结构,现代的建筑方法是在预制板上面做隔热防水层,从空中鸟瞰,一栋栋楼群好似戴着黑帽子,住在屋顶的居民也备受沥青之害,过着冬冷夏热的生活。近两年许多人开始建造屋顶花园,让死气沉沉的屋顶生机盎然。

5高层建筑顶部造型处理

造型独特的顶部设计对高层建筑的整体形象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并成为林立在建筑群中区别于其他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志,即是城市的标志。在十分重视城市空间设计的今天,高层建筑顶部造型在保护传统街道空间特色和维护城市空间形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一段时间以来,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认识,肤浅甚至盲目地把它仅仅当作权利、财富和技术的象征,极力追求所谓的个性,而产生了一批极尽奢华甚至怪异的高层建筑顶部,或者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制造了大量平庸的复制品。这个结果导致了整个城市空间的破坏,城市整体性的支解和“千城一面”的局面。

高层建筑是城市空间的元素,优秀的高层建筑并不是排斥城市空间的明星建筑而是一个创造人性的场所,又融入文脉的关系,不去破坏城市空间的和谐。优秀的高层建筑要考虑使用者的需要,以城市的公众利益为追求的目标。我们必须在高层和城市的发展中取得平衡,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城市景观和适合人们生活的环境,才能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健康地发展下去。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10大国外钢结构建筑

如下:

伦敦千年穹顶。它由著名的Richard Rogers事务所承担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由Buro Happold完成,是建筑师梦幻与工程师创新的完美结合。整个建筑为穹庐形,12根100米高的钢桅杆直刺云天,张拉着直径365米,周长大于1000米的穹面钢索网。光是钢索网就用了长达43英里的钢缆。室内最高处为50多米,容积约为240万立方米。它的屋面材料表面积10万平方米,仅为1毫米厚的膜状材料,却坚韧无比,据说可承受波音747飞机的重量。同时它有卓越的透光性,可充分利用自然光。设计之初,业主并没有明确规定建筑的外形。建筑师经过悉心的比较论证,决定将繁多的功能归入同一屋顶下,提出了穹顶的方案。他们主张桅杆要尽可能的高,穹顶要尽可能的大,使人在飞机上能一眼看到它。要为伦敦创造新的标志性建筑,并活跃格林威治半岛的天际线。从空中鸟瞰,它如同泰晤士河畔的一颗珍珠。

埃菲尔铁塔(法语:La Tour Eiffel)是一座于1889年建成位于法国巴黎战神广场上的镂空结构铁塔,高300米,天线高24米,总高324米。埃菲尔铁塔得名于设计它的桥梁工程师居斯塔夫•埃菲尔。铁塔设计新颖独特,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技术杰作,因而成为法国和巴黎的一个重要景点和突出标志。铁塔采用交错式结构,由四条与地面成75度角的、粗大的、带有混凝土水泥台基的铁柱支撑着高耸入云的塔身,内设四部水力升降机(现为电梯)。它使用了1500多根巨型预制梁架、150万颗铆钉、12000个钢铁铸件,总重7000吨,由250个工人花了17个月建成,造价为740万金法郎,每隔7年油漆一次,每次用漆52吨。这一庞然大物显示了资本主义初期工业生产的强大威力,与其说是建筑,不如叫做装配更为恰当。在设计、分解、生产零件、组装到修整过程中,总结出一套科学、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显示出法国人异想天开式的浪漫情趣、艺术品位、创新魄力和幽默感。

东京电视塔,1958年12月建成。于1968年7月对游客开放。塔高333米,占地2118平方米。这座日本最高的独立铁塔超过了法国巴黎的艾菲尔铁塔13米,使用的建筑材料是艾菲尔铁塔的一半,造塔费时不到艾菲尔铁塔施工时间的三分之一,在当时震惊了全世界。东京塔的塔基底有四只坐脚墩支撑,其之间间隔为80米。塔身涂成澄黄和乳白相间的颜色,鲜艳夺目。基底四只撑脚之内建有一座5层大楼,一楼设有商场;二楼为市政展馆,展出实验仪器和科普图片;三楼为休息厅和蜡像馆。在100米高的地方,建有一个二层楼高的展望台;在250米高的地方,也设有一个特别展望台。展望台四边都是落地的大玻璃窗,窗向外倾斜。站在展望台上可俯瞰东京市容,全市景观尽收眼底。铁塔由四根正方形截面的主柱和与主柱相连的水平杆及斜杆连接而成的自立式铁塔,构件全是用大型型钢(角钢、槽钢)和钢板组成的组合截面。

都市天际线钢筋(在城市的钢筋丛林里)

纽约帝国大厦,纽约帝国大厦始建于1930年3月,是当时使用材料最轻的建筑,建成于西方经济危机时期,成为美国经济复苏的象征,如今仍然和自由女神一起成为纽约永远的标志。曾为世界第一高大楼和纽约市的标志性建筑。是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在世界贸易中心在911事件倒塌后,继续接任纽约第一大楼的头衔,直到自由塔建成。和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东京的电视塔同被誉为世界三大著名建筑。帝国大厦拥有许多世界之最:在建筑史上创每周修建4层半楼的纪录;每天参加施工的人员高达4000人,全部工作量超过700万工时;共使用6万吨钢、1000万块砖、80万公里长的电缆与电线、192公里长的管道;1600公里长的电话电缆;6500扇窗户;1860阶台阶;安装了73部电梯、电梯速度高达每分钟427米。帝国大厦占地面积为2.66公顷,当时全部造价4100万美元,后来的维修费用累计为6700万美元。

阿拉伯塔酒店,又称迪拜帆船酒店。全世界最豪华的酒店当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境内迪拜的帆船(Burj Al-Arab)酒店,翻译成汉语又称“阿拉伯塔”,又叫做“阿拉伯之星”。它是世界上第一家的7星级酒店。位于中东地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酋长国的迪拜市。阿拉伯塔最初的创意是有阿联酋国防部长、迪拜王储阿勒马克图姆提出的,他梦想给迪拜一个悉尼歌剧院、艾菲尔铁塔式的地标。饭店的建设始于1994年,并于1999年12月1日正式开放。建筑的外型如同独桅帆船型(Dhow阿拉伯式帆船)。饭店顶部有一座直升机机场,在从饭店的另一边延伸,在海上一家透过悬臂支撑的餐厅被叫阿蒙塔哈(阿拉伯语意思是最高或者极限)。在建筑物内部有一个世界上最高的中庭,其高180米,它以铁弗龙涂料玻璃纤维纺织布围帆船的“两翼”而成。帆船酒店的工程花了5年的时间,2年半时间在阿拉伯海填出人造岛,2年半时间用在建筑本身,使用了90000吨钢铁,并把250根基建桩柱打在40米深海下。饭店由英国设计师W.S. Atkins设计,外观如同一张鼓满了风的帆,一共有56层、321米高,是全球最高的饭店,比法国艾菲尔铁塔还高上一截。

本明石海峡大桥,世界上目前最长的吊桥,1998年4月5日,正式通车。大桥横跨本州岛与四国岛,落在日本神户市与淡路岛之间,全长3911米,主桥墩跨度1991米。两座主桥墩海拔297米,基础直径80米,水中部分高60米。两条主钢缆每条约4000米,直径1.12米,由290根细钢缆组成,重约5万吨。大桥于1988年5月动工。1998年3月竣工。总长度3911米,世界最长吊桥。世界最强级的阪神淡路大地震也未能将其震撼,可见其卓越的设计与施工水平。它的存在使大阪、神户通往四国地区的交通越来越方便。夜晚,全桥被华丽彩灯环绕,仿佛一串绚烂珠链横跨海湾,由此而得“珍珠桥”的美名。在这通往梦想的大桥周围,开辟了众多观光设施,成为广受欢迎的旅游胜地。明石海峡大桥首次采用180MP级超高强钢丝,使主缆直径缩小并简化了连接构造,首创悬索桥主缆,这也是第一座用顶推法施工的跨谷斜拉桥,由著名的法国埃菲尔集团公司承建。

金门大桥是世界著名的桥梁之一,是近代桥梁工程的一项奇迹。大桥雄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宽1900多米的金门海峡之上,历时4年和10万多吨钢材,耗资达3550万美元建成,由史特劳斯设计。金门大桥的巨大桥塔高227米,每根钢索重6412公吨,由27000根钢丝绞成。1933年1月始建,1937年5月首次建成通车。

吉隆坡双子塔双子塔,(Petronas Towers)是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标志性城市景观之一,是世界上目前最高的双子楼。双塔大厦于1998年完工共88层,高1483英尺(452米),它是两个独立的塔楼并由裙房相连。独立塔楼外形像两个巨大的玉米,故又名双峰大厦。吉隆坡双子塔是马来西亚石油公司的综合办公大楼,也是游客从云端俯视吉隆坡的好地方。双子塔的设计风格体现了吉隆坡这座城市年轻、中庸、现代化的城市个性,突出了标志性景观设计的独特性理念。

西雅图太空针塔,位于西雅图的太空针塔是西雅图的地标之一,太空针塔是为1962年在西雅图举行的世界博览会所设计的,如今已成为西雅图的标志之一。

圣路易斯拱门,就是美国向西开发的一个象征,这座雄伟壮观的不锈钢悬链线的建筑物,高达192米,是1964年动工后仅用两年时间建成的。拱门底部有电梯可以直达顶层。圣路易斯拱门为圣路易斯市的地标,高630英尺,比华盛顿纪念碑、自由女神像或是欧洲的比萨斜塔都还要高。

都市天际线怎么迁移建筑

在游戏《都市天际线》中,想要迁移建筑需要使用迁移工具。具体步骤如下:

1.玩家需要先打开游戏中的控制面板,在打开控制面板之后,可以看到左上角有一个菜单的选项,找到里面的一个地图选项,再点击里面的重新安置功能。

2.点击重新安置之后,玩家需要确定要移动的建筑,选择需要移动的建筑后,可以点击弹出的移动选项。

3.在弹出的移动选项中,玩家可以对建筑进行移动和角度调整,选择好合适的位置后点击确认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游戏中有一些建筑是不可以进行移动的,如医院、警察局、发电厂等,这些建筑需要在建造的时候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进行建造。

珠海城市建筑风貌特征分析

珠海城市建筑风貌特征要如何分析?有哪些特点?请看中达咨询编辑的文章。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对珠海城市中的建筑形态进行分析,探究这一地区的建筑风貌特征以及在城市发展中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在历史沿脉中,珠海存在着明清、民国以及新中国之后几个不同时期的建筑,这些新旧建筑呈现出与当地自然环境、文化结合的地域特征、与历史时代相关联的中西交汇特征、也有与现今城市快速发展下的现代化特征。从建筑与城市山体、水系相处和营造角度看,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相对和谐,在城市宏观环境上显现了山海城的风貌。这些不同时期、类型、区域的建筑形态与城市的环境、空间、格局紧密相连,反映出珠海这座新兴城市内在的变迁脉络、特征和城市发展的风貌。

近些年来,随着珠海的经济发展、城市的飞速建设以及人口的逐渐集聚,珠海进入了快速城市化的阶段,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景观面貌无声息地产生了变化。我们知道,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元素,在城市发展中,建筑的风貌特征是影响城市景观的重要成因之一,在一定层面上可以体现出城市的内涵和形象,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沉淀、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见证,对城市特色有着至关重要的文脉作用,因此,本文对珠海城市的建筑风貌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探究,这对于珠海的城市特色、形象和环境景观的保护、发展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在珠海城市中,主要有明清、民国、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后几个不同时期的建筑存在,通过这些新旧建筑的探究,珠海城市的建筑风貌呈现出与当地自然环境、文化结合的地域特征、与历史时代紧密联系的中西交汇特征、也有与现今城市快速发展中的现代化特征。无论是传统建筑的沿脉还是现代建筑的成长,从古到今在风貌特征上可以反映出珠海的成长历程,建筑群体间的新旧关联,以及在珠海城市空间环境里呈现的状态。

一、地域特征

珠海城市的建筑地域风貌特征在明清、民国时期的建筑上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地域的环境气候、材料技术、文化融合等几方面。

(一)地域环境气候的适应

1.选址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由于珠海地区的丘陵、山地、河流水系多,因此大部分的村落呈现出近山、近水、近田等特点,传统村落及建筑在选址规划上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村落主要以宗族聚居为主,有牌坊、祠堂、民居等不同形态的建筑,空间有一定的层次感。村落里的建筑排列依地势、山形、水系布局,大多以梳式为主,形成了与自然相结合的风貌。例如会同村,村落依据凤凰山脉北部的丘陵地带进行规划,村落前低后高,“选址符合‘背山面水’、‘前塘后村’的总体格局特征”[1]。村落的空间组织是三街八巷,三街是由村内沿着荷花塘由北向南的下横街和依据山势逐渐增高的中横街、上横街组成。八巷则为八条顺山势由低到高的东西向小街构成,三街与八巷相互垂直交错,在空间呈现梳式布局(如图1)。2.建筑与当地气候相适应珠海地区有炎热多雨,台风、潮湿的特点,为适应当地气候,传统建筑在设计上多有水巷、冷巷,呈现幽居窄巷的特点(如图2),主要以天井院式和横屋加前院式为主,在夏天时能得到良好的通风、采光效果(如图3)。民居平面布局大部分为坐北朝南,常见三间两廊式的院落布局,中心对称,左右平衡。例如,建于民国元年(1912)的那洲村古元故居,房屋硬山顶,土木结构、青砖灰瓦,由主座和庭院组成,左右各有一厢房,正厅后方有神后房,是二进三开间的天井院(如图4)。对于多台风、雷雨的气候特点,珠海的传统建筑在檐口的设计上选择不出檐或少出檐,一些外窗出挑披檐,具有防风雨的作用。另外,为了避免当地的风雨潮湿问题,一些民居建筑的外檐处雕刻石柱来代替木柱。

(二)地域材料技术的运用

在建造方式上,传统建筑多用砖木结构,围护结构多以青砖或夯土填充(如图5),或是蚝壳砌墙。例如,南门村现存的传统民居中就有青砖房、夯土房、青砖与夯土混合结构房三种建筑方式存在,其中,以夯土房的数量最多。另外,利用蚝壳叠砌成墙既经济又起到了防台风、冬暖夏凉的作用,这一特点应数赵氏宗祠中的蚝壳墙(如图6),时间近六百年之久,完整度好,规模大,民间所说的“千年砖,万年蚝”正是显现出当地建筑的沿海特色。在一些富家民居中还采用了“双鱼墙”工艺,“外墙丁顺砖交错砌筑,形成的空斗墙”[2],在隔热、防潮、保暖以及隔音上有良好的效果。因为临海,海岛的石块和蚝壳则成了经济实用的材料,不只是围护结构的墙体,在建筑的地面以及门窗等也常常被广泛使用。

(三)地域文化符号的提炼

1.龙舟脊珠海地域水系丰富,民间有以“船楫为生”的传统和端午划龙舟的习惯生活,而房屋的正脊两端高跷形似龙船,与当地的生活文化密切相关,河流密集的自然资源使得龙舟在人们的生活习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筑的龙舟脊(如图7)是当地民俗及生活的提炼符号。2.镬耳墙镬耳从造型上颇像明朝文官的官帽,在一定程度上残存着明代的建筑与文化信息。这种镬耳山墙一开始的使用只有取得功名的官宦人家才能拥有,后来慢慢过渡到民间的使用,这也是民间对镬耳这一建筑现象有着富贵吉祥、丰衣足食的美好寓意。另外,从五行上取金有镇火之意。从不同角度上看,地域性的镬耳墙(如图8)成了建筑的符号,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

(四)地域审美文化的装饰

由于珠海的村落在选址、形式上都有统一的规划,所以建筑的梁柱、门窗等构件都使用了模数制,屋顶墙体多为灰瓦、青砖或夯土,色调偏灰,因此在屋脊、檐下、墙头、梁架、窗户(如图9)等位置加强了装饰色彩,在整体建筑的灰调中提亮。在建筑上使用了石雕、砖雕、木雕、陶塑、泥塑等进行装饰,通常以历史人物、山水花鸟、民间传说等作为题材,有儒家、世俗、文人墨客等审美文化的兼容特征。在一些墙体上常见有灰塑装饰(如图10),立体感强,色彩丰富,花鸟生动,具有写实性特质。

(五)地域礼教宗法的传承

虽然珠海地处于南方边陲,但在不同时期均有各地的移民在此落地生根,多以农、渔业为主,对地区经济、社会、文化起到了融合、发展。建筑在一定程度上是当地文化和中原文化长期融合的产物,祠堂是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建筑代表。珠海的祠堂建筑在集聚村落中的空间布局、建筑尺度、景观、道路等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祠堂有着族人集聚的根源性、脉络性作用。例如黄杨山西麓南门村的赵氏宗祠(如图11),始建于明朝,是南宋王朝兵败崖门之后,由散居于当地的皇室后代所建。赵氏宗祠主要包括菉猗堂、逸峰赵公祠、昆山赵公祠等建筑群,集明、清、民国三个时期,其中,以菉猗堂(如图12)保存的完整性最好。菉猗堂建筑基本格局由前厅、中殿和后殿构成,为三进三间四合式,里进较外进高。中轴线左右对称,北有厢房,后有围墙。柱础和院落台基均用红谷石,具有明代建筑的特色。主体建筑为山墙两坡顶、龙舟脊、檩式梁架、镬耳山墙。墙体结合了当地的蚝壳砌成,墙身厚达65厘米,硕大、坚硬的蚝壳整齐而有规律地排列而成。祠堂的南北朝向、三进或五进的奇数运用、中心对称等建筑形式体现了儒家的主体文化和礼教宗法的传承。

二、中西交汇特征

在港澳开埠、珠海得益于地缘的历史环境下,珠海地区的近现代商业和中西文化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且出现了大量的香山买办群体,使得住宅、商业、园林等建筑也出现了中西交汇的特点,这些特征反映了珠海地区的思想、生活的转变,同时也体现了这一地区的包容、开放、创新思想意识。

(一)建筑形态的时代适应

在中西混合这一时期,珠海地区的近代建筑文化同样经历着“自我调适、理性选择和融汇创新”[3]三个转型阶段,在中西交汇及碰撞中,建筑也出现了以西式为主,或是以中式为主,或是不中不西的折中等几种建筑风貌。以西式为主的建筑风貌,在建筑主体上主要以西洋为主,如栖霞仙馆(如图13),建筑结构为西式,只有少量的中国传统装饰图案或是构件。又如会同村的碉楼(如图14),建筑结构和外观都带着浓烈的西洋风格。以中式为主的建筑风貌,在建筑主体上主要以中式为主,在平面上基本是传统院落布局,在立面上则采用西洋的装饰方式、手法来处理,如在檐口、门窗、阳台、柱廊等部分采用了西洋图案、古典柱式、拱券进行装饰。这种建筑从形象、比例、装饰和空间布局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在建筑结构、材料技术均有转变,例如传统建筑的砖木结构逐渐采用了砖混、或是钢筋石砼结构。另外一些建筑则是不中不西的折中形态,在结构、风格、装饰等表现出随意的组合方式,主体建筑从结构、立面、装饰构件乃至室内陈设都有较强的折中主义。

(二)建筑形态的环境协调

单体建筑的风貌不仅自身在不断融合变化,同时在地域环境中也是如此,例如在当地的居住环境中加入西洋建筑,使其在整体环境中起到点缀或是地标的作用。在会同村中南北各有一座碉楼,是村落的防御性建筑,云飞碉楼(如图15)在建筑高度、结构、风格上与整个村落的民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又如唐家的共乐园,依山傍湖,在环境山林、山水乐中加入了西洋建筑,园中的传统牌坊(如图16)、石狮、亭榭与完全按照欧洲模式建造的天文台“观星阁”(如图17)相映衬。另外,在园林景观上也引进了外国植物品种,如法国桃花心木、皇后玫瑰,泰国番荔枝,日本黑松、菲律宾的洋葡萄、番石榴,马来西亚的洋紫荆等,外来植物与本土的榕树、荔枝、红桂木、竹子等在园内四时变化,互为景观,也是植物中西交融的共乐园。从园林建筑、植物的营造上可以看到中西合璧,合而不同的融合程度。

(三)建筑形态的功能发展

骑楼在珠海近代中西文化交汇的建筑发展进程中有着历史文化的价值,在功能上,从原来传统的单一居住功能转向商住、交通相结合的建筑,楼下铺面楼上居住,有着交通与购物的便利性、以及遮阳避雨的优势,属于混合建筑,在建筑风貌上有别于其他传统建筑。斗门古街是目前珠海市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清朝古街,古街的骑楼有着浓厚的商业气息色彩,各时期的商号、售卖货物至今仍清晰可见(如图18)。现存的骑楼建筑高低宽窄规格近似,是当年由当地的富商出资,请了加拿大建筑工程师嘉理慰主持规划,立面大部分有浮雕,色彩丰富,以黄色调为主,在部分装饰上仍能看到中国的山水、花鸟、民间瑞兽等审美意趣(如图19)。

三、现代化特征

新中国成立之后,珠海进入了另一时期的建筑设计,尤其是自设立为市至今,建筑多数是现代建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九十年代稳步发展到现阶段的快速发展期,这近四十年来的建筑风貌显现出现代化特征。

(一)城市初创期的建筑风貌

1979年珠海建市,1980年又建立了珠海经济特区,这对珠海城市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整个珠海市的最高楼是3层半的渔民大厦。建市初期道路正在开辟,现代化建筑正在兴建,由于当时城市的一些主干道如景山路和吉大地区还没修建的情况下,如珠海宾馆的建成则成为珠海市格外显眼的建筑。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下,建筑的形式虽然以现代建筑为主,但也有与传统建筑之间相结合的市政建筑,如九洲城,地处石景山旅游中心与珠海宾馆之间,以城楼、殿堂、幽廊、凉亭和水榭等传统建筑构成。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珠海呈现出组团式城市布局的特点,虽然城市正处于初创时期,但新建的建筑仍处于自然的整体环境观里,尺度宜人,风景优美,在整体把控上力求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二)城市起步发展期的建筑风貌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珠海城市的建筑尺度仍然宜人,所建的现代建筑的高度、体量、色彩与自然环境、传统建筑的风貌相对协调。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珠海时对这座新兴城市的评价是“全市的建筑物布点,设计高度比较协调”。[4]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建筑多为高层现代建筑,外部造型简洁、明朗(如图20),功能更集中化,材料技术在建筑结构、墙体材料、保温隔热、防水等方面与八十年代的建筑大有不同,如2001年竣工的珠海电视中心,由多层建筑组成,其高度25.05米,建筑群屋面设有钢结构飘棚,各项功能齐全,呈现出花园式、开放式的海滨特色建筑。这一时期的建筑特征总体上密度较低,层数多为低层,建筑群之间相对通透开阔,与山峦、江海河也相对和谐。

(三)城市快速发展期的建筑风貌

现阶段的珠海正处于第三轮的城市规划发展期,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未来两年的发展目标主要是建成综合性、国际性经济特区和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大城市。因此,城市的建设节奏比前面的初创、起步发展期要快得多,建筑的特征在功能、材料技术、造型特点也有所变化(如图21、22、23)。近几年的建筑呈现出建筑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等特征,如国际会展中心、明星大厦、十字门国际花园等为代表均以装配式建筑建造为主。在装配式建筑建造中主要有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在使用绿色建材的同时预拌混凝土、砂浆和新型墙材,属于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混合结构建筑体系。

在城市未来发展的格局下,珠海的城市建设与珠江三角洲以及港澳地区的协调发展逐渐密切,区域环境中的建筑群体将占有一定的位置,如十字门中央商务区珠海中心大厦。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珠海现阶段发展中的建筑也逐渐产业现代化。从目前的趋势和发展来看,珠海在未来的建筑中将多是绿色、环保建筑,甚至是建筑标准化程度高的预制装配式建筑。这一阶段的建筑群密度和城市空间的尺度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相比,显然密集和高耸。建筑的尺度正在改变珠海城市的天际线,一些临江、临河、临海傍山建筑,部分高于自然山峦,尤其是在建筑密度集中的位置,山峦在色彩上成了建筑群体的点缀。整个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的建筑风貌从高度、立面、屋顶、色彩等微观层次上已经在悄然改变,但总体上还能够控制在傍山临水的环境中。

以上由中达咨询搜集整理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 TAG标签:

相关推荐

艾尔登法环法法师穿啥(蒙语艾尔登什么意思)

艾尔登法环法法师穿啥(蒙语艾尔登什么意思)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艾尔登法环法法师穿啥这个问题,蒙语艾尔登什么意思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艾…

明日之后底层庄园攻略(明日之后营地庄园位置怎么选)

明日之后底层庄园攻略(明日之后营地庄园位置怎么选)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明日之后底层庄园攻略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明日之后营地庄园位置怎么选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

红色警戒点加速(红色警戒2速度特别慢)

红色警戒点加速(红色警戒2速度特别慢)

大家好,关于红色警戒点加速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红色警戒2速度特别慢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