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当主公的生存手记
记得刚玩这个游戏时,我连粮仓着火都手忙脚乱。现在看着地图上插满的"刘"字旗,摸着下巴上新长的胡茬,突然想把这些年踩过的坑、悟出的道记下来。咱们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就唠唠怎么把裤腰带勒紧发展,又能在酒宴上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一、种田是个技术活
当年我傻乎乎把全部资源砸在骑兵营,结果春荒时节连战马都饿得啃草皮。现在我家粮仓永远遵循"三七法则":
- 三成存粮应对天灾(记得去年那场蝗灾吗?)
- 七成用于战略周转,其中至少留二十日口粮防备围城
1. 资源调配表
| 发展阶段 | 农田占比 | 铁矿占比 | 特殊操作 |
| 开荒期(1-15日) | 60% | 20% | 卯时开垦荒地 |
| 扩张期 | 40% | 35% | 戌时集市扫货 |
二、武将养成记
收服张飞那次让我明白个道理——猛将不是用来当打手的。现在我的幕僚团分工明确:
- 门面担当:赵云这种颜值高的放城头
- 闷声发财:徐庶这种谋士扔去搞外交
- 背锅专业户:总得养个李严这样的替罪羊
2. 特训套餐表
| 武将类型 | 晨练项目 | 夜读兵书 |
| 骑兵将领 | 马术特训 | 《六韬·虎韬》 |
| 谋士 | 舌战演练 | 《鬼谷子》 |
三、打仗就像炒菜
去年赤壁之战复刻活动,我用火攻连环计坑了老曹二十万大军。关键是把战场当厨房:
- 先热锅(派轻骑诱敌)
- 倒冷油(诈败退入峡谷)
- 大火爆炒(火箭齐发)
3. 兵种相克速记
记住这个顺口溜:"枪戳马,马踏弓,弓射枪,水军上岸变狗熊"
四、情报网的织法
在长安酒肆安插歌姬,从驿卒腰带里抠密信这些事没少干。现在我的情报系统分三档:
- 白色情报(市井传闻):用来放烟雾弹
- 蓝色情报(官府文书):需要交叉验证
- 红色情报(敌方密报):直接拍板决策
五、盟友就是备用粮仓
跟东吴结盟那会儿,我让诸葛亮每次去都带两车涿郡腌菜。现在他们水军出战前不吃这口就浑身不得劲,你品,你细品。
窗外传来战马嘶鸣,该去校场点兵了。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千万别相信任何人的永久盟约,记得在每一个关隘都埋好火油罐,就这样。



渝公网安备500115020009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