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世界军用战舰的图片与简介,以及超级战舰详细剧情介绍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一、驱逐舰被人们誉为军用舰艇中的什么
驱逐舰被人们誉为军用舰艇中的多面手。驱逐舰是以导弹、舰炮、鱼雷等为主要武器,具有多种作战能力的中型舰船。它不仅是攻击潜艇和水面舰船、袭击岸上目标的好手,执行起护航、侦察、巡逻等后勤任务精通。被称为战场上的“多面手”。
二、人类军事史上最大的海军战舰
人类军事史上最大的海军战舰
你知道人类军事史上最大的海军战舰吗?它曾经肆无忌惮地横行在太平洋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项奇迹性成就。
这艘超级战舰就是日本的“大和号”战列舰,船体满载时,它的排水量达到了惊人的72810吨。这个数据是什么概念?作为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美国至今为止生产出的最大吨位战舰——密苏里号航母,也不过只是大和号的三分之二。
而且,在大和号下海之后,疯狂的日本法西斯政府还曾设计过一艘排水量接近九万吨的“超大和”级别战舰。
那么,大和号经历了哪些战场风云?未能问世的超大和号又有多么恐怖呢?
大和号的服役始末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德意日三国领导的法西斯同盟发起了妄图侵占全世界的战争。在亚洲战场上,日本远远不满足于陆地上的称霸,他们早已把目光放在了广阔的太平洋上。大和号战列舰,就诞生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诞生在日本军国主义政权的野心中。
严格来说,我们今天讲的大和号战列舰是当时日本海军大和级战列舰系列中的一艘,而且是其中最大的旗舰。
1941年年末,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军事基地,此事件后不久,大和号战列舰正式服役,归属日本联合舰队管理
在太平洋海战以及日本侵略大洋洲、东南亚的战争中,体型巨大且行动并不灵活的大和号只是作为运输船参战,负责运送物资和士兵。可是,小心翼翼的日本还是没有保护好他们的这艘超级战舰。
1943年圣诞节的那一天,停泊在联合舰队司令部附近的大和号受到了美国潜艇的攻击,船体受重伤。修复之后,它又先后参与多场海战,并再次受伤。但彼时屡战屡败的日本海军早已是捉襟见肘,大和号尚未完全修复就继续投入战争。
这一次的参战地点,也是美国与日本在太平洋上最后的战场——冲绳岛。
1945年,兵锋正盛的美国海军在尼米兹上将的统领下直指日本本土。退无可退的日本政府,对大和号等所有海军参战军舰下达了“自杀式”的命令。
冲绳岛战役的最终结果并不出乎预料,日本海军很快就全线崩溃。
那一年4月7日,这艘人类历史上吨位最大的大和号战列舰永远沉没在了西太平洋。
超大和级战列舰的构想
早在日本现代海军成立伊始,很多疯狂的构想就在他们的军事学院中萌芽。大和级战列舰都能成功下海服役,那么拿着现成的技术和经验,依当时日本先进的工业生产力,再造一艘更大的不就是时间问题吗?
对于这艘并未付诸现实的战列舰,据说日本为其设计的是八万八千吨的排水量,舰体上的炮口尺寸、船身大小以及防御钢板也比大和号更夸张。尤其是针对大和号在实际战争中机动灵活性差的问题,对新的超大和级战列舰进行了更复杂的设计与改造。
然而事与愿违,就在日本几乎集全国之力打造这艘超级战舰之际,太平洋上的日本海军却是节节败退,战争成本的损耗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计划。而且,当时的日本海军也渴望生产出美国人使用的航空母舰,毕竟在一望无际的大洋之上,这比坚船巨炮的战列舰要更加实用。
就这样,主观上的内部争论和客观上的资金短缺,最终没能促成超大和级战列舰的问世。武器和战术运用更为合理的美国海军以摧枯拉朽之势,从夏威夷一路攻打到日本本土,彻底压垮了罪恶的法西斯阵营。
也许日本军国主义的统治者们永远也不会明白,邪不压正的天道,不是几艘超级战舰就能改变的。
明治维新之后,完成资本主义政治和科学革命的日本走上了强国之路,却没能走上团结友邦、维护地区稳定、共同发展的和平之路。
如今七十多年过去了,战争的历史教训依然在时时警醒着和平年代的我们:无论是任何超级武器,永不使用就是研发它的唯一意义。
三、三体舰——军用舰船的“新星”
近几年,一种外形诡异的舰船频频进入人们的视野,它有瘦削、细长的舰艏,尾部却很肥大,它就是美国研制的LCS濒海战斗舰两种船型中的以偶数来编号的三体舰,首舰为LCS-2“独立”号。三体舰属于多体船型,是利用相距一定距离的三个瘦长船体,通过上部的强力结构连成一体的船舶,三个瘦长的船体共享一个主甲板及上层结构。这种船型因其具备的诸多优点,一开始就被用作军事目的,已有许多国家开始研制。
LCS-2“独立”号濒海战斗舰在舰体后部有宽大的直升机起降甲板
英国海军2000年下水的“海神”号三体试验船用于论证其未来海面战斗船(FSC),成为世界上第一艘排水量千吨以上的三体船。美国海军非常看好这种三体战舰优异的性能,在“海神”号海试期间就与英国海军进行合作,并将关键技术运用到自己最新的濒海战斗舰“独立”号上。“独立”号不仅是目前排水量最大的三体舰,也代表了这类船型最高的技术水平。
船坞中的英国“海神”号三体试验船,宽大的甲板是这种船型的优点之一
三体舰总宽度较大,因此具有很大的甲板面积和很高的稳性。甲板面积扩大,不仅可以提供更大的直升机起降平台,还可以搭载和便于布设更多的武器装备和设备,有利于扩大武器间的距离,以减少相互干扰,从而增强了全舰的综合作战能力。三体舰的横摇和纵摇性能比单体舰和双体舰要好得多,具备优异的耐波性和稳定性,比如“独立”号的设计指标是在航速40节、海情5~6级的情况下,仍然可进行飞行作业。
三体舰的主船体和两侧的船体都很细长,长宽比显著大于单体船,可使兴波阻力显著降低,其航行阻力普遍比同等排水量的单体船低20%以上,用更小的功率就能达到甚至超过单体船的航速。比如“独立”号在海试中最大航速达到了46节,而目前各国海军大、中型单体水面舰艇最高航速一般都在30节。
从这个角度可清楚地看到LCS-2的三个船体
三体舰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其三个船体比较细长,对螺旋桨水流或者喷水推进器水流干扰影响较小,从而降低了螺旋桨的噪声,使对方的探测距离大为降低。动力舱排气道可以布置在船体之间,主机的废气能够被引到船体之间抽出,能明显降低船上的红外辐射信号。更大的甲板面积可以使上层建筑布置得更低矮,减少了水线以上部分的雷达反射面积,大幅增强了总体隐身效果。在主船体每边有1/3至1/2的长度被两船体所遮挡,在遭受导弹袭击时,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把要害部位设计在主船体内,利用两侧船体可形成一定的掩护,从而大大提高了生存能力。
建造中的美国“独立”号三体舰舰艉结构。其船体之间的连接既要保证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还要尽可能降低结构重量
但有利就有弊。三体舰的三个船体要通过刚性联结而成,结构强度要求很高,这一建造技术十分复杂,在保证稳定性的同时,必然要承受较大的弯曲和扭转力矩,这就必须提高材料质量,加大构件重量。2000年下水的“海神”号就曾出现过船体连接处强度不足的问题。此外,三体舰宽度过大容易造成进出港困难。而且三体舰的推进器位于不同船体,为协同一致运作,需要精密计算,增加了控制系统的复杂性,这也使得三体舰的操控性相对较差。(本文由《兵器知识》杂志社提供)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官方微信(jskjqy)。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四、鱼雷快艇(军用舰艇)详细资料大全
鱼雷艇是以鱼雷为主要武器的小型高速水面战斗舰艇。亦称鱼雷快艇。特点是体积小,航速高,机动灵活,隐蔽性好,攻击威力大。主要在近海区与其他兵力协同作战,攻击敌大、中型舰船,也可进行反潜和布雷等。鱼雷艇体采用合金钢、铝合金、木质、和混合材料结构,动力装置多数采用高速柴油机,少数采用燃气轮机或燃气-柴油机联合动力装置,航速40-50节。艇上装有2-6枚鱼雷和1-2座单管或双管舰炮。此外,还有火箭、深水炸弹发射装置、声纳、指挥系统、通信导航设备等。
基本介绍中文名:鱼雷快艇舰艇种类:水面战斗舰艇主载武器:鱼雷诞生时间:1877年诞生国家:英国别名:鱼雷艇研发历史,生产,发展,性能参数,中国海军鱼雷快艇,研发历史鱼雷艇诞生于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时的水雷艇。当时还没有鱼雷,水雷艇艏部突出一根长长的撑杆,撑著水雷向敌舰猛烈撞击,将敌舰炸毁。1864年,北军的水雷艇就用这种办法炸沉了南军的“阿尔比马尔”号装甲舰。1866年在奥匈帝国工作的英国工程师R?怀特黑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条能够自动航行的水雷。由于它能象鱼一样在水中运动,因而被称为鱼雷。后来制造了专门用来发射鱼雷的舰艇便是鱼雷艇。生产世界上第一条鱼雷艇是英国于1877年建造的“闪电”号,几乎与英国同时,俄国建造的“切什梅”号和“锡诺普”号水雷艇也可看作是最早的原型鱼雷艇。1887年1月13日,“切什梅”号和“锡诺普”号第一次用鱼雷击沉了土耳其海军的“国蒂巴赫”号通信船。发展此后,欧洲各国海军都相继制造和装备了鱼雷艇,鱼雷艇的性能也不断得到改善。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鱼雷艇都取得了较大战果。在1918年6月10日,2艘义大利鱼雷艇用2发鱼雷就击沉了奥匈帝国的万吨级战列舰“森特?伊斯特万”号。在50和6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鱼雷艇部队曾多次参加海战,取得了击沉国民党海军“太平”号护卫舰。“洞庭”号,“永昌”号炮舰,“剑门”号,“章江”号猎潜和多艘运输舰的战绩。性能参数鱼雷艇具有体积小,航速高,机动灵活,隐蔽性好,攻击威力大的特点,但适航性差,活动半径小,自卫能力弱。由于它的造价低廉,制造容易,使用方便,加之现代鱼雷的性能不断提高,因此它的发展仍受到当今世界各国的重视。但随着飞弹艇的崛起,鱼雷艇在快艇中逐步退居次要地位。现代的鱼雷艇的满载排水量一般在40-150吨之间,少数大型鱼雷艇在200吨以上,航速为75-100公里/小时,续航能力为900-1800公里;艇上装有2-6具鱼雷发射管。中国海军鱼雷快艇 P-4型鱼雷快艇五十年代初,中国向苏联购买了三十六艘P-4型鱼雷快艇,组成了第一批鱼雷快艇部队。这种以铝质为艇体的快艇长十九点三米,宽三点七米,吃水深一米,标准排水量十九点三吨,满载排水量为二十二点四吨,动力为两台柴油发动机共二千四百马力,最高航速四十六节,最大航程达七百多公里,战斗定员十二人。武器配备有四百五十毫米口径的鱼雷发射管两具,双联装十四点五毫米机枪两挺。P-4型鱼雷快艇虽个头小,但在海战中却屡立战功,除击沉太平号护卫舰外,还在一九五八年金门附近的海战中击沉国民党海军四千多吨的台生号运输船,以及四百七十吨的灵江号和瀛江号两艘炮舰。不过,该型鱼雷艇没有配备雷达,需岸上雷达指引寻捕目标。在海战中,尤其在夜战中,因双方配合不当,多次发生鱼雷艇找不到目标,或半路丢失目标的事情。 P-6型(6602)鱼雷快艇一九五三年,苏联根据与中国签订的海军技术协定,向中国有偿转让P-6型木质双管鱼雷快艇建造权。一九五五年,芜湖和广州两个造船厂用苏联提供的技术资料和器材设备分别开工建造,前后共建造了六十三艘鱼雷快艇,代号6602型。排水量:67吨(满载)尺度:长25.4米,宽6.2米,吃水1.2米动力:4800马力最高航速:45节
最大航程:800公里
编制:20人
武器:鱼雷:533毫米发射管2具,火炮:25毫米双管火炮2门湖川级(025/026/R704)鱼雷快艇一九五九年,苏联根据第二次海军技术援助协定,向中国提供了铝质水翼鱼雷快艇的技术资料和施工图纸。一九六二年沪东造船厂开始仿制,但因缺乏大功率柴油机,只得修改设计先制滑行艇,后造水翼艇。一九六三年制成滑行艇,一九六四年制成水翼艇,一九六六年又造出收放式水翼艇,代号025型。这种收放式水翼艇既保持了苏联原型艇速度快,隐蔽性好,可铁路运输的优点,又解决了固定式水翼使用不便的问题。七十年代后,江新造船厂又将艇体改为钢质结构,也生产出滑行和水翼两种型号,代号026型。七十年代中期后,这种被外界称为湖川级的鱼雷快艇开始批量生产,前后共建造了一百五十多艘,其中出口了约五十艘(R704)。
排水量:39吨(标准),46吨(满载)
尺度:长21.8米,宽6.3米,吃水3.6米
动力:3台柴油机M50F,3300马力,3轴
最高航速:55节(水翼)
续航力: 900公里/30节
编制:11人
武器:鱼雷:533毫米发射管2具,机枪:14.5毫米双在线上枪2挺
雷达:对海搜寻雷达1座湖州级(027-2B)鱼雷快艇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大型钢质鱼雷快艇,代号027型。一九六六年,海军决定研制新型鱼雷快艇,由舰艇研究院七零一研究所承担整体设计任务。一九七一年桂江造船厂开始试制首艇,一九七四年下水试航,一九七六年试验成功交船。两年后,舰艇研究院又修改了设计,再由芜湖造船厂建造,一九八三年首艇下水试航,第二年完成试验交付部队训练试用。这种被外界称为湖州级鱼雷快艇,配备有四具鱼雷发射管,一次齐射可形成扇面的攻击,命中公算率较高,攻击时只需少量快艇即可;同时由于快艇的吨位增大,耐波性提高,再配合新型的鱼雷攻击射控系统,作战威力提高了不少。不过,因飞弹快艇的发展,这种鱼雷快艇并没有投入批量生产。装备:鱼雷:533毫米发射管4具
火炮:61式25毫米双管火炮2门
雷达:罐顶对海搜寻雷达1座
五、古今中外的航母战舰图片资料了解
航母战斗群各有不同,不过现在一个美军航母战斗群基本上由以下舰艇组成:
●一艘航空母舰。航空母舰提供美国政府许多选择,从单纯武力展示到对各类目标发动攻击都有。航母也使飞机不必顾虑使用其它国家机场与航道、空域的问题。航空母舰也可提供其它部队的长时间支持。航母是舰队的旗舰,由一个海军少将以先进的作战系统与通讯设备指挥。
●两艘导弹巡洋舰。目前是以配备神盾战斗系统的提康德罗加级(CG-47)巡洋舰担任。这两艘巡洋舰作为航母战斗群的护卫中枢,提供防空,反舰与反潜等多种作战能力。舰上另有战斧巡航导弹,具有远程打击地面目标的能力。
●两到三艘导弹驱逐舰。现役为阿里伯克级(DDG-51)导弹驱逐舰,同样使用神盾作战系统。这些驱逐舰协助舰队当中的巡洋舰扩展防卫圈的范围,同时用于防空,反潜与反舰作战。
●一艘反潜巡防舰。现役为派里级(FFG-7)导弹巡防舰。
●两艘攻击潜艇。现役是洛杉矶级(688)潜艇。用于支持舰队对水面或者是水下目标的警戒与作战。
●一艘补给舰。
现在一个美军航母战斗群的攻击与防卫能力很复杂。大致说来是用航空母舰运载的战斗机,攻击机,预警机,反潜机或直升机来攻击、防卫或搜索距离航母数百公里之外的敌人。其它的作战舰艇则以保护航空母舰的操作安全为第一任务,其次是支持航舰的攻击任务,并且负责人员的搜救工作。
航母战斗群的角色则包含:
●保护海上运输航道的使用与安全
●保护两栖部队的运输与任务执行
●协同陆基飞机共同形成与维持特定地区的空中优势
●以武力展示的手段满足国家利益需求
●进行大规模海空正面对战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