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色警戒3》这款经典的实时战略游戏中,矿场作为资源采集的关键建筑,其建造与运营直接影响到游戏的胜负。本文将深入探讨红色警戒3中矿场的建造与运营,包括电力范围、水上建设、资源采集率分析以及矿场问题的解决策略。
关于红色警戒3中矿场的建造问题,很多玩家可能会遇到建不了兵营和矿场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建筑建造位置的限制。在游戏中,只有盟军的建筑过程与以前相同,而苏联和旭日(日本)的建筑过程则有所不同。苏联建筑时需要先选择位置,而旭日则是通过车辆展开建筑。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建筑都必须位于基地的电力范围内,尤其是红色警戒3中这一点体现得更为明显。如果想要在远处建造采矿厂,就需要自行建造发电厂或者使用移动基地车(MAC)来扩展电力范围。
在水上建造采矿厂的问题,不同的阵营有不同的方法。对于盟军来说,可以使用采矿车在水中找到矿脉后展开成前哨站,然后建造矿场。苏联则可以使用勘察车在水中找到矿脉后展开成前哨站,同样建造矿场。而旭日则可以直接在基地里建造矿场纳米核心,然后在水上的矿脉前展开。需要注意的是,水中的矿脉一般远离基地,因此需要在旁边建造防御武器,以防止被敌方攻击。
在资源采集方面,红色警戒3的资源采集率分析对于游戏策略的制定至关重要。正常情况下,游戏时间等于现实时间,但由于游戏帧数的影响,实际游戏时间可能会比理论时间更长。为了统一标准,我们可以以游戏时间为准,通过观察超级武器的倒计时来计算资源采集率。
对于矿场的运营,以下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
1. 矿产资源的合理运用:在游戏中,矿产资源的采集和运用对于游戏胜利至关重要。玩家需要合理运用矿产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2. 矿场问题的解决策略:当一个矿脉被占领后,需要考虑如何解决矿场问题。一个矿脉前只需要一个矿厂和一个采矿车就足够了。如果矿脉过多,会造成矿场门前堵车,反而增加资金积攒速度。
3. 基地拓展:为了占领更多矿脉,需要拓展基地。苏俄和盟军可以利用拓展基地的勘探车或MCV(移动基地车)来建立分基地,从而在更远的矿脉进行占领计划。
4. 资源回收成本:非处的油井用工程师占领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油井被飞机轰掉,就会造成损失。对于远离主基地、防守不易的非处油井,可以考虑直接炸掉。
5. 分矿建立:建立分矿需要考虑时间风险成本。从数据上看,盟军的矿车和矿场价格较高,收回成本需要较长时间。在建立分矿时,需要综合考虑资源、时间和防守等因素。
6. 资源采集率优化:从数据上看,盟军的采矿车价格较高,且收入率较低。可以考虑降低矿车价格,加快采矿车护甲和建侦哨站时间,以优化资源采集率。
通过以上分析,相信玩家们对红色警戒3中矿场的建造与运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实际游戏中,玩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对手的策略,灵活运用矿场资源,才能在游戏中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