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目标
1. 让宝宝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建立初步防灾意识。
2. 教会宝宝地震发生时如何快速避险,减少恐慌情绪。
3. 通过亲子互动练习,提升家庭应急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
1. 认识地震(适合2岁以上)
趣味讲解:用“大地晃动像摇摇车”等比喻,让宝宝理解地震现象。图片/动画辅助:展示地震避险的儿童动画(如《地震安全小卫士》)。2. 避险技能训练
安全姿势练习:在家:躲到坚固的桌子下,双手护头,喊“地震停再出来!”(模拟场景:家长摇晃桌子,宝宝模仿躲藏)。户外:远离楼房,跑到空旷处,蹲下护头。安全角落设置:在家中固定区域放置应急包(内置手电筒、哨子、宝宝零食),定期带宝宝熟悉位置。3. 互动游戏强化记忆
儿歌记忆法:“地震来,不要慌,桌子下面藏一藏;小手护头不乱跑,安静等待警报消!”

角色扮演:家长扮演“地震怪兽”,宝宝快速躲藏并吹哨求救。4. 家庭应急准备
亲子DIY应急包:让宝宝参与打包(水、饼干、备用衣物),贴上姓名贴。每月一次演练:拉响手机警报声,全家模拟逃生,结束后奖励小贴纸鼓励宝宝。三、注意事项
1.避免制造恐惧:用“保护游戏”代替“灾难描述”,不让宝宝过度紧张。
2.重复练习:通过多次游戏巩固记忆,确保宝宝条件反射式避险。
3.心理安抚:演练后拥抱宝宝,强调“爸爸妈妈会保护你”。
四、延伸资源
推荐工具:儿童地震安全APP《地震小博士》(含互动避险游戏)。绘本推荐:《小兔子的地震安全课》《地震来了怎么办?》。通过趣味化、场景化的教育,让宝宝在游戏中掌握保命技能,为家庭安全筑牢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