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三国许褚杀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三国演义许褚杀许攸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许褚打张绣时斩首万计,真的杀了一万人吗
在《三国志集解》对斩首过万有两种解读:第一种是并没有斩首过万,而是一百;第二种是许褚和他的战友一起“斩首过万”的。这种说法也在陈景云和朱邦衡对许褚的评价中可以印证。
陈景云曰:“褚虽勇,安能手斩万级?或百级之讹。”意思是:许褚虽然是一个英勇的人,但是他怎么可能一个人就斩杀了上万个人,应该只斩杀了上百个人。朱邦衡曰:“破张绣之役,斩首万计,皆褚等先登陷阵之功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许褚攻破了张绣这场战争中,许褚斩杀了上万人,其实这都是许褚和他的战友共同作战的功劳。从这两人的话中就清晰地表明了,光凭许褚一个人,是不可能和上万个人作战的,而且从逻辑分析来说,许褚也无法和上万人对抗啊,古人云:双拳难敌四手,何况上万个受过训练的士兵呢?
根据史料记载,建安三年,也就是公元198年的时候,许褚跟随曹操出兵征讨张绣,曹操命许褚为军队的先锋,战争胜利后,许褚就被升职为校尉。在《三国演义》的第十八回中,就描写了许褚三合斩杀张绣大将张先的事迹。
有很多人都对许褚做出过评价,曹操把许褚比作西汉开国元勋樊哙。张说评价许褚:“思齐忠壮而异材,求之古人,张飞、许褚等也。”马端临评价许褚:“徐佗谋逆而许褚心动,忠诚之至远同於日,且潼关之危,非褚不济,褚之功烈有过典韦。”从这些人对许褚的评价中,可以看出,许褚是一个难得的军事家。
正史上,许攸是被许褚杀害吗﹖
正史上许攸不是被许褚杀的,而是被曹操杀的。
建安九年,曹操攻破邺城,占领冀州,许攸立有功劳,但许攸自恃功高,屡次轻慢曹操,每次出席,不分场合,直呼曹操小名,说:“阿瞒,没有我,你得不得冀州。”
曹操表面上虽嘻笑,说:“你说得对啊。”但心里颇有芥蒂。一次,许攸出邺城东门,对左右说:“这家人没有我,进不得此门。”有人向曹操告发,于是许攸被收押,最终被杀。
扩展资料:
公元200年,许攸因不满于袁绍的刚愎自用,转而投奔曹操。当时曹操正欲睡觉,突然听说许攸来降,高兴得鞋都来不及穿就出去迎接他,由此可见曹操对许攸的高度重视。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凭借许攸提供的军事情报,在少于袁绍数倍兵力的情况下大获全胜。之后,许攸跟随曹操平定冀州,立下了汗马功劳。
曹操对许攸很是器重,除了经常与他一起商议军情外,还经常邀他一起举杯把盏,畅谈鸿图之志。然而,许攸自以为有献乌巢劫粮之谋在前,又有献决漳河破邺城之计在后。
故而居功自傲,对曹操及其将士们经常口无遮拦、出言不逊。在与曹操的接触中,不管是帐前还是帐后,将前还是兵后,都直呼曹操小名,俨然一幅长者的身份。曹操表面上虽对此不屑一顾,但心里却颇为不快。最终许攸被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许攸
许褚是被谁杀死的呢
许褚不是被杀的,许褚是病死的。
黄初元年,曹丕称帝,封许褚万岁亭侯,升为武卫将军,总督中军禁兵。许褚深得曹操家族的信任,曹操死后继续负责曹丕的警卫工作。许褚下属的警卫部队中,很多都是剑客,其中也有数十人官封将军,数百人封都尉校尉。
太和元年,魏明帝曹叡即位后,又进封许褚为牟乡侯,邑七百户,同时亦赐其子一人为关内侯。许褚病死后,被追谥为壮侯。此后,曹叡念及许褚忠心,又封了他两个子孙关内侯。
许褚的早年经历:
许褚在汉末时聚集壮丁和宗族数千,共同修建防御设施来抵御贼兵入侵。当时汝南葛陂贼兵万余人攻打许褚,许褚寡不敌众,战得精疲力尽,箭矢也用完了,下令男女都去找大石御敌。
当敌兵冲上来时,许褚飞石退之,于是贼兵便不敢靠近。直到粮食将尽,许褚假意与贼请和,商量用牛换取食物。
贼兵把牛迁走后,又自己跑了回来,许褚便去阵前,拉着牛的尾巴行走百余步,贼兵大惊,不敢再来取牛。从此淮、汝、陈、梁之地,听到许褚之名都感到畏惧。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大将许褚是怎么死的
历史中大人物总感觉命很硬,还会有许多天助或者神助故事,其实哪有那么多传奇,一种是他们确实命好,二那就是人为因素了,他们身边总有为他舍身卖命的人。而曹操就有这样的好运,他的身边就有一位忠心耿耿的“贴身保镖”,多次救曹操于危难之中。那就是许褚大将。
许褚与曹操身边其他大将不同,他们好多来自世家大族,而许褚出身很普通。他是谯国谯人,也就是安徽亳州一带人。他是因为膀大腰圆,力大无穷而出名的。
《三国志》记载“许褚字仲康,长八尺余,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八尺余就是有一米八五以上大个,非常魁梧,这可是古代武将的最大优势,毕竟是冷兵器作战,同样的武器在许褚手里都要比普通人威力大。
关于他的勇力绝人有一个故事。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贼寇四起,许褚带领一批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共同抵御匪寇,许褚人少,渐渐处了下风,于是他命令城中的男女,收集和杅斗一样大的石头放置在四个城角。许褚用石头投掷敌人,所打中的都被击碎。敌人吓得不敢逼近。后来粮食缺乏,就假装和敌人和战,用牛和敌人换粮食,敌人来取牛,牛都跑了回来。许褚于是走到阵前,用一只手拽住牛尾巴,走了一百多步。敌人都很惊恐,于是不敢来取牛而撤走了。
自此之后,许褚拥有着神力这事就传开了,山匪再也不敢去骚扰许褚的村子了。因此淮、汝、陈、梁一带,都畏惧忌惮许褚。
后来曹操带兵巡行淮、汝一带,听到他的大名,巧的是许褚带领众人投靠曹操。曹操见到他威武雄壮,就直接夸他:“这是我的樊哙啊。”当天就任命他为都尉,做自己的近身侍卫。
后来曹操很多次的死里逃生,都是因为许褚奋不顾身救他,如果没有许褚,曹操不知道要死多少回。曹操这样一位多疑的枭雄,会对许褚一直信赖有加吗,许褚最终的结局如何,是否得到了善终呢?
卖个关子,先来看看许褚的忠勇,再来看看他的结局吧。
曹操得到许褚后当真是如虎添翼,而许褚也没有让曹操失望,每次曹操遇到危险时,总会挺身而出,细细算来,许褚有五次化解了曹操的生命危机。
许褚第一次救曹操的时候是在和袁绍的战争中,当时袁绍势大,曹操势微,不少人都不看好曹操,当然也包括曹操的手下,其中就有一个叫徐他的侍卫,撺掇着一些人,想要把曹操的头颅献给袁绍去领赏。
但是许褚一直跟随在曹操身边,徐他等人根本没有机会下手,后来有一次许褚回家休息,离开了曹操,徐他等人就立即揣着刀去曹操的营帐中斩杀曹操,可是这群人到了曹操的营帐时都傻眼了,因为许褚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折返了回来。
这些人见到许褚之后,吓得不敢动弹,许褚倒也没客气,把这些人都给杀了。曹操更加亲近信任他,和他一同出入营帐,叫他不离自己左右。
后来许褚跟随曹操围攻邺县,奋力作战有功,封爵位为关内侯。又跟从曹操在潼关征讨韩遂、马超。
许褚后来四次救曹操都是在与马超的渭南之战中。
战争打响之后,马超凭借自身的勇猛,率领大军一路杀来,曹操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危机,而许褚眼看局势不妙,拉着曹操就往船上跑,不然曹操估计就得被马超活捉。
曹操到了济河,先让军队渡过,只留下许褚以及一百多勇士留在南岸断后。
曹操上了船之后,马超率领步兵一万多人杀到岸边,马超就命人朝曹操射箭,许褚看着箭雨急中生智,就用马鞍为曹操挡住了箭雨。许褚护住了曹操,却没能护住开船的人,开船的中箭而亡,一下子船在水中失去了方向,于是许褚又慌忙去掌舵,避免翻船,否则曹操小命还是难保。
此后曹操和韩遂、马超等人单独会话,身边的人都不带,只带着许褚。马超对自己的力气很自负,暗地打算上前谋害曹操,他一向听说许褚的勇猛,怀疑跟从曹操的就是他。就问曹操说:“您有个叫虎侯的将军在哪里?”曹操回头指着许褚,许褚瞪眼看马超。马超不敢发作,于是各自回营。
为什么马超称许褚为“虎侯”呢?
因为许褚的力气象老虎一样而且痴拧,所以军中给他起个绰号叫作虎痴;所以马超询问“虎侯”,也是对他的敬重与忌惮。
后来过了几天会战,大败马超,许褚杀死了许多敌人,升任为武卫中郎将。武卫的称号,就是从此开始的。
许褚生性谨慎,从没有因为曹操信赖而骄傲自大,他遵奉法律,持重话少。
有一次曹仁从荆州来拜见曹操,曹操还没有出来,曹仁进来和许褚在殿外相遇。曹仁叫许褚过来和他私聊,许褚说:“魏王(曹操)将要出殿。”于是回到殿内,曹仁很气愤。有人责怪许褚说:“征南将军(曹仁)是朝廷重臣,他屈尊叫你,你因为什么要推辞呢?”许褚说:“他虽然是宗亲重臣,但是属于地方诸侯。我是内臣,当众交谈就够了,怎能进屋私谈呢?”曹操听说后,更加优待他,升任他为中坚将军。
终曹操一生,许褚都在护佑着他的安全。曹操死时,许褚哭到吐血,当时谁也不会想到就这样一个浑身是胆的猛人会哭成泪人。
曹操死后,曹丕执掌了曹魏政权,而曹丕对于许褚也是十分重视,进封许褚为万岁亭侯,升为武卫将军,把宫中的安全交给许褚来守护,当初,许褚带来的虎士,曹操也是非常重用,都封为将军。后来以军功为将军封侯者数十人,都尉、校尉一百余人。
到了明帝(曹丕儿子曹叡)即位,又进封许褚为牟乡侯,邑七百户,并且因为许褚之功,把他的一个儿子也封为了关内侯。
也就是说,许褚守护了曹氏三代人,人都会死,许褚也不例外,许褚最终病死,并被追谥为壮侯,许褚儿子许仪继承了爵位。许褚兄长许定,亦以军功为振威将军。而曹叡为了表彰许褚对曹氏家族的忠心,接连又封了他两个子孙为关内侯。后来许仪为钟会所杀。泰始初,儿子许综继续承袭爵位。
由此可见,许褚一生都在守卫着曹氏家族,即便是多疑的曹操,也从来没有对许褚产生过半点怀疑,而曹操的后人,也没有因为许褚是前朝功臣而对其打压,自始至终许褚都是曹氏家族最为信任的人,没有之一。
新版三国中许褚杀许攸是哪集
《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写曹军攻克冀州后,有一日,大将许褚在邺城东门处碰见许攸,许攸傲慢地对许褚说:“你们如果没有我,怎能从此门出入。”许褚一听非常生气,回答说:“我们出生入死,经过血战,夺得城池,你夸什么口!”许攸骂道:“你们这些人都是匹夫之勇,何足道哉!”许褚大怒,拔剑杀攸,提头来见曹操,诉说许攸无礼之极。曹操见状,深深责备许褚说:“许攸与我是故交,他说的不过是戏言,你怎么能杀他呢!”于是下令厚葬许攸。上述情节纯属小说之虚构,历史上的许攸,并非死于许褚之手,而是被曹操所杀。
曹操杀许攸,这在《三国志》中是有明确记载的。《三国志·崔琰传》说:“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鲁国孔融、南阳许攸、娄圭,皆以恃旧不虔见诛。”裴松之注引《魏略》,对许攸如何“不虔”于曹操有具体记载。《魏略》说,许攸自幼与曹操十分要好,官渡之战中,许攸背叛袁绍投奔曹操后,建议曹操偷袭乌巢,使草草大获全胜。后曹操夺取冀州,亦有许攸之功。许攸因此居功自傲,乃至得意忘形,对曹操经常口出戏言,甚至称呼曹操小名,在正式场合亦不知收敛。在一次聚会上,许攸对曹操说:“阿瞒,你没有我,不会得到冀州。”曹操一听哈哈大笑道:“你说的一点不错。”嘴上虽这么说,心里却非常不高兴,以为许攸无礼太甚。后来,许攸率随从出邺城东门,有得意对左右从人说:“他们曹家没有我,不可能出入此门。”此话传到曹操耳中,终于忍无可忍,下令杀死许攸。
可见,许攸之死与许褚毫无干系,《三国演义》说许褚怒杀许攸,曹操责备许褚,并非历史事实。其实,尽管许攸为人傲慢,但他身为谋士,绝不会无端向一武将挑衅,以至与许褚发生冲突;而许褚尽管是曹操手下爱将,但他也绝无胆量擅杀曹操的谋士。故许褚杀许攸在情理上也是难以说得通的。
一部《三国演义》,以拥刘反曹为主线,对曹操的负面,极尽描写渲染之能事,对反映曹操狡诈残暴的野史传闻一概收采,为什么却将正史明确记载的曹操杀许攸事曲为改写,假手许褚,为曹操讳呢?也许在罗贯中看来,许攸张狂得的确有些过分,所以先写许攸对曹操无礼,使“众将闻言,俱怀不平”,继写许攸终因狂傲,死于许褚剑下。即许攸可杀。既然许攸可杀,那么就不一定非让曹操来杀他,写许褚杀许攸更具戏剧性。
曹操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多面体人物,例如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伟人,但难言是君子;他是一个十足的英雄,但有时也会要无赖。对待人才问题也是一样,他爱才如命,最善于招降纳叛,但如果有水恃才傲物,对自己不尊敬,那不论其有多大的能耐,有多大的功劳,他也觉不容忍,格杀勿论。曹操杀许攸就是一个例子。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